比亚迪三季度扣非超50亿最高增10倍 新能源车销量118万辆超特斯拉28万辆
炒股就看,比亚倍新权威,迪季度扣专业,非超及时,亿最全面,高增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车销
来源:长江商报
停产燃油车、量万辆超拉万辆只产新能源车,比亚倍新王传福的迪季度扣公开挑战成功了。
10月17日晚间,非超(002594.SZ)发布的亿最业绩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增公司预计盈利超90亿元,车销同比增幅接近3倍。量万辆超拉万辆其中,比亚倍新三季度单季,公司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超过50.71亿元,较去年同期最高增长约10倍。
经营业绩爆发的背后,是比亚迪新能源车的热销。
今年前九个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超118万辆,超过特斯拉约28万辆,稳居“全球销冠”宝座。其中,9月单月,销量超20万辆,刷新了纪录。
其实,今年以来,比亚迪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原材料涨价、疫情多地散发等,此外,上游碳酸锂价格高位运行,传导至下游汽车生产企业。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车企,通过连续提价,成功实现了成本传导。
比亚迪的业绩爆发,也与其多领域综合协同形成的优势有关,这一模式可有效降低成本,摆脱供应链依赖。
图
大逆袭前三季度扣非净利猛增8倍
比亚迪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这一份成绩单足够惊人。
根据最新业绩预告,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亿元—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6.57亿元—70.5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272.48%—288.85%;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亿元—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2.14亿元—79.1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813.80%—892.77%。
在去年同期业绩不低的情况下,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超8倍,如此增速堪称是坐火箭。
毫无疑问,这是比亚迪迄今为止取得的最为靓丽的业绩。
比亚迪2011年6月30日登陆A股市场至今已有12年。上市以来,其经营业绩曾出现过多次波动,2011年至2021年的11个年度,净利润最高出现在2016年,为50.52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比过去三年(2019年至2021年)之和还要高,扣非净利润超过此前五年之和(2017年至2021年)。
前三季度暴增,三季度贡献最大。三季度,比亚迪预计实现净利润55.05亿元—59.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70亿元增长333.60%—365.11%;预计扣非净利润为50.71亿元—57.7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18亿元增长879.37%—1014.57%,最高增速超过10倍,这也是公司前所未有过的。
从单季度业绩看,今年一、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25亿元、837.82亿元,同比增长63.02%、67.92%。对应的净利润为8.08亿元、27.87亿元,同比增长240.59%、197.67%;扣非净利润为5.14亿元、25.15亿元,同比增长729.44%、458.60%。
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公司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环比亦均为倍增,这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加速释放。
针对三季度经营状况,比亚迪解释称,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不利因素,给公司的经营形成严峻挑战。
重大利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此外,近年来,新能源车两次提价,成本传导顺畅。
10月9日晚间,比亚迪披露的产销快报显示,前9个月,公司新能源车销量约118万辆,同比增长249.56%,其中,9月单月销量为20.13万辆。前三季度及9月单月均创了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前九个月,特斯拉的新能源车销量为90.86万辆。以此来看,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已经碾压特斯拉,较其多销近28万辆。
自主研发实现多领域协同
比亚迪的崛起及业绩大爆发,既有偶然,更有必然。
目前,比亚迪主要经营包括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他业务。目前,汽车及电池业务为核心业务。
2003年,比亚迪进军汽车业务,有别于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合资、技术引进、品牌引入等经营模式,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一体化生产,并以自主品牌进行销售的经营模式。
公司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逐渐形成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优势。
目前,比亚迪是国内领先的车规级半导体IDM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等制造及服务,覆盖了对光、电、磁等信号的感应、处理及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等领域。公司全球智能产品开发及生产和组装的领先厂商,可提供垂直整合的一站式服务,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智能系统等领域。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开发了磷酸铁锂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应用于电动乘用车和电动商用车领域,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难题。通过持续迭代创新,公司还推出了刀片电池和CTB(Cell to Body)技术。比亚迪称,其正通过动力电池产能的快速扩张建立起领先的规模优势。
比亚迪布局研发多品类半导体产品,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搭载SiC电控。
横跨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比亚迪凭借各自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各领域间的综合协同形成综合优势。公司称,未来,将继续推进传统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变革,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从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延伸到环卫车、城市商品物流、道路客运和城市建筑物流等常规领域及仓储、矿山、港口和机场等四大特殊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全覆盖。
为了研发创新,比亚迪投入不菲。2008年,上市之前,公司研发投入为11.43亿元。2011年,上市当年,研发投入为27.70亿元。2018年开始,每年投入超80亿元研发,2021年增长至106.27亿元,今年上半年为64.70亿元,同比增加逾20亿元。
今年以来,比亚迪“出海”一帆风顺,并加速“出海”。日前,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与比亚迪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SIXT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车。
SIXT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之一,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超2100处营业网点。
今年9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7736辆,新增向日本、德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出口。
比亚迪在今年半年报中称,在商用车市场,公司推出的纯电动大巴和纯电动出租车已在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成功运营。
(责任编辑:探索)
-
在上轮减持计划到期仅2天后,首发股东高瓴系又抛出一纸减持方案,拟清仓式减持603719)5.56%股份。11月20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HHLPPZHK)Holding ...[详细]
-
4月7日,周四沪深两市延续震荡调整的走势。市场在经过一波反弹之后再次陷入调整,投资者信心不足,利空因素没有完全消除,这都是有关系的。但是,在政策面上是暖风频吹,包括多地开始放松房地产调控,有望推动房地 ...[详细]
-
华为商城重新上架了华为 P40 Pro 8GB+128GB 版本,提供亮黑、冰霜银、零度白、深海蓝、晨曦金五款配色,目前官方售价 5988 元,与当初发布相同。IT之家了解到,华为的 P40 Pro ...[详细]
-
隐瞒员工持股计划减持安排 宋都股份及相关人员收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浙江证监局关于对宋都基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宋都基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俞建午、郑羲亮:2022年3月23 ...[详细]
-
关联交易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47.8% 昱品科技收半年报问询函
每经记者 董兴生 每经编辑 张海妮 9月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昱品科技NQ872486,股价5.2元,市值2.49亿元)公告披露,公司收到股转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半年报问询函。问询函主要聚焦昱品科技今年上半 ...[详细]
-
实习生/于朝 4月7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证监会SEC)正在调查,其中重点调查内容包括亚马逊是如何在自有品牌业务中使用第三方卖家数据的。知情人士称,美国证监会执法部门要求亚马逊的几名高管提供电 ...[详细]
-
车辆存隐患!特斯拉宣布召回127785辆Model 3电动汽车
4月7日,据国家市场监管管理局官网消息,日前,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详细]
-
2022年注定是改变物业竞争格局的一年。今年伊始,曾经宣称不分拆物业上市的龙湖、万科先后打破原有计划,其物业平台龙湖智创生活和万物云分别于1月和4月先后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这预示着上市物企竞争格局中将 ...[详细]
-
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转自:工人日报“双11”集中大促结束后,相关的消费投诉接踵而至。日前,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2022年“双11”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11”券后价更贵、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 ...[详细]
-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4月7日公布,香港2022年3月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816亿美元。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若连同未交收外汇合约在内,香港2022年3月的外汇储备资产为4796亿美元,同年2月为49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