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日前,两桶油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助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上海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两桶油”方面获悉,复工复产、两桶油驻沪企业正多措并举,助力确保油气能源平稳供应,上海助力上海复工复产。复工复产
截至4月10日,两桶油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方面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升为三级,助力配套制定包含11个方面26条措施的上海三层联动工作机制,制定疫情事件“红橙黄蓝”四色预警和管控细则,复工复产对重点库站、两桶油关键部位全面升级管控。助力自上海市实行区域静态管理以来,上海该公司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了特殊时期公司正常运行,能源物资不断供。
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30余名本部员工和10名仓储基地员工,24小时坚守岗位。3月以来,累计销售化工产品33.4万吨,实现进销率98%,切实做到“隔离不隔进度”。
中国石化旗下的、高桥石化也在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油品、化工原料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据悉,中国石化在上海的430余座加油、加氢、充电网点及七成以上易捷便利店保持正常运营;中国石化化销华东公司确保企业产品销得出、客户原料运得进,截至目前,该公司的合成树脂已累计发运水路订单近24000吨。
记者了解到,上海石化3500名员工驻守岗位保生产保供应。该公司在完成原有合成树脂产品市场保供的前提下,根据疫情防控对核酸检测物资的需求,生产可用于核酸采样管的高熔指聚乙烯产品LF5600近2000吨,保证了市场供应。
自3月11日至4月17日,上海石化生产汽油超34万吨、柴油近43万吨,乙烯、丙烯、合成树脂等工业原料满足了下游市场用户需求。此外,该公司克服疫情对道路运输的影响,坚持每天向市场提供至少30吨异戊二烯农药原料,保障春耕市场需求。
疫情期间,物流成为一大难题,中国石化化销华东公司在物流方式上“做文章”,打通运输“大动脉”。增加水路配送船次,紧急打通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PTA水路发运流程,保障原料供应。
据悉,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中国石化化销华东公司开展多式联运,为余姚、慈溪、瑞安、永康、杭州等消费集中地开通多式联运线路,先通过水路运到港口,再利用承运商当地车辆公路运输至客户工厂。该公司的合成树脂产品将有3000余吨订单可通过此方式送到客户手中。
同时,为保障企业安全库位运行,中国石化化销华东公司进一步加大企业降库力度,寻找可用库容进行移库,3月紧急包租1万平方米库容,启动上海中石库的吨租仓储业务。该公司的合成树脂部各产品线累计移库超1万吨,有效缓解企业的库存压力,保障企业实物库存降到安全水平。
为克服市场萎靡、接卸力量不足及物流受限等困难,中国石油方面也在全力以赴保障生产企业后路畅通、满足下游客户需求,保持公司正常经营运转不停歇。
3月初开始,上海市安排部分煤电机组相继停机、排查隐患,燃气机组顶峰发电,天然气存在缺口。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上海分公司协调资源保障应急供应,解决了疫情下上海的燃眉之急。
4月初,上海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避免因合同延迟签订对用户供气造成影响,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上海分公司以函件形式与用户明确供气保障,消除用户顾虑,同时安排专人逐户逐日对接用气需求。目前,该公司每天向上海供应天然气76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