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评:内需政策亟须发力,稳定经济合理增长
经济数据就是华夏合理指针,指明了政策发力的时评方向。
国家统计局最新物价数据显示,内需10月CPI同比上涨2.1%,政策增长低于预期,亟须经济PPI同比-1.3%,发力由正转负。稳定在全球需求回落的华夏合理大背景之下,拉动内需的时评经济政策亟须持续发力。
对数据的内需解读,国家统计局专家分析,政策增长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回落,亟须经济是发力因为10月份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的稳定影响;PPI环比小幅上涨同比由涨转降,是华夏合理因为10月份部分行业需求有所增加,但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
再看外需数据,根据海关信息,10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同比下降0.3%,进口下降0.7%,美国需求疲软继续拖累中国出口,欧盟对中国的出口拉动也由正转负,显示出在欧美经济体大幅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需求下滑。
再来看最新的央行数据,10月社会融资规模9079亿元,低于之前机构预估的13800亿元,而前值为35300亿元;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低于机构预估的8600亿元,前值为24700亿元;10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8%,机构预估12%,前值12.1%。
物价数据和货币数据,都透露出来,需求不够强劲,疫情影响,地产拖累,外需不确定,为了让国民经济保持在合理的增长区间,拉动内需的政策自然需要持续发力。
不过,10月份物价数据走低的一个好的方面,是通胀担忧的放缓,这给信贷政策和金融政策打开了空间,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尤其是,稳增长还需在促进房地产投资、加大基建投资、支持制造业投资上持续发力。
为什么如此关注一个季度甚至一个月份的经济数据?因为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正是由无数个短期增长叠加而成的。让经济时刻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合理增长区间,这不仅是短期经济稳定的需求,更是长期经济增长的要求,对于完成高质量发展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也正是在此大局之下,11月4日,刘鹤副总理发表署名文章《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意义非凡。
文章明确的一点是,面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等,我国都通过扩大内需举措有效对冲了负面影响,推动了经济平稳增长。实践证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变得更加紧迫和切实,因为只有提升了供给体系的水平和质量,才能更好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有效地扩大内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现在也变得更加紧迫和切实,因为这不仅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新征程上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知识)
- 郑商所与波交所信息公司将合作研发BPI指数期货
- 140家券商总成绩单来了:上半年近20%券商亏损,营收、净利总额创3年新低,投资咨询逆势增长抢眼
- 任正非的寒气并不想吹到你
- 美国第一季度总就业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5%
- 王旋:联想集团的净零目标与绿色低碳实践之路
- 列车故障 数百名乘客滞留英吉利海峡隧道逾5小时
- Farfetch盘前涨近20% 拟收购历峰集团旗下YNAP公司47.5%股权
- 利用大数据检查家庭保障情况,保单检视“升级版”来了
- 透过AR眼镜看足球 Nreal联合卡塔尔旅游局“复现”卢塞尔体育场
- 俄媒:俄技术集团称俄军头盔比北约头盔坚固40%
- 深圳机场:8月25日凌晨3时至14时,暂停航班运营
- 8月24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财政政策工具如何“谋增量”?
-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减免学生贷款新措施